辅助生殖行业前景如何?辅助生殖技术是帮助不孕不育群体进行生育的方法之一,主要分为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和体外受精(IVF)两种,体外受精(IVF)俗称试管婴儿,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治疗不育症最有效辅助生殖技术。目前,我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已攀升至12%~18%,随着我国不孕不育率的上升、国家生育政策的支持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推广,我国辅助生殖行业正逐步发展壮大。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2-2026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2023辅助生殖行业发展前景投资分析
【资料图】
近年来,我国辅助生殖技术已历经迭代发展,从单纯体外受精技术升级到生殖健康相关以及流程检测技术。
辅助生殖医疗器械细分为辅助生殖导管类、辅助生殖穿刺取卵/取精针类、辅助生殖微型工具、体外辅助生殖用液、辅助生殖专用仪器五类。
自放开三孩政策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健全生育配套服务,从生育补贴、生育保险、个税减免、延长育儿假、提供托育服务、住房优先保障等方面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越来越多的地方拿出真金白银来鼓励生育,根据统计已经有四川省攀枝花市、甘肃省临泽县、湖北省安陆市等十几个城市出台或拟出台生育或育儿补贴的相关政策,但目前看补贴力度仍低于大部分欧洲国家。
此外,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三大趋势加速到来。人口因素影响重大深远,生育政策调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一。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中国不孕不育现状严峻,每6对夫妇就有1对面临生育问题,辅助生殖总周期数达到80万周期,中国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辅助生殖市场。
2022年我国人口开始负增长,总和生育率跌破1.1、全球倒数,放开并鼓励生育刻不容缓。
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代之前的6左右,降至1990年的2左右,再降至2010年后的1.5左右,2021年仅1.15,2022年或不到1.1,仅为世代更替水平(2.1)的一半,全球倒数。
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预期、三孩政策效果未显现,未能扭转中国出生人口下降趋势,生育堆积效应已消退,出生人口自2017年以来连续六年下降,2022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创历史新低,总人口比上年减少85万,开始负增长。
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4.2%,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22年上升至14.9%,预计在2030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
辅助生殖行业市场规模
我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已攀升至12%~18%,随着我国不孕不育率的上升、国家生育政策的支持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推广,我国辅助生殖行业正逐步发展壮大。
辅助生殖行业主要涉及检测试剂、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领域。据机构预测,2023年中国辅助生殖IVF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而2020年该市场规模约为330亿元。
辅助生殖发展机会
目前我国获批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已超过600余家、也为患者的就医带来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就医体验。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到要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辅助生殖项目进入医保,将推动行业加速发展,下游的医疗服务企业将率先受益。
我国辅助生殖用药市场仍然为进口主导,若未来药品市场进行集采,则有望推动市场竞争格局重构,从而为国产药企带来机会。
辅助生殖行业报告对中国辅助生殖行业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
本报告同时揭示了辅助生殖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政府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未来,辅助生殖行业发展前景如何?想了解关于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2022-2026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